我市两级法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记者 张思思】 为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提升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获得感,过去一年,我市两级法院以多元司法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机制举措,扎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切实增强了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的精准性、协同性、实效性,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用去市里就能缴纳上诉费,这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当事人在桓仁满族自治县法院当场完成了上诉案件电子化交费后,激动地说道。桓仁县距离市区路途遥远,往来不便。2021年,我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上诉案件电子化交费。当事人在向一审法院承办法官递交上诉状的同时,即可由该承办法官通过自己的办案系统当场生成交费码,当事人通过手机终端直接扫码完成交费,或凭借“非税缴款码”到指定银行完成交费,省却了往返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一审法院之间的奔波之苦。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基层法院共计完成相关方式的上诉流程办理近650件。

  同时,他们还推进“一次办好”系列措施,积极完善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等信息化终端服务,并借助终端积极宣传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线上调解、线上庭审、线上送达等服务,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2021年,我市两级法院开展跨域立案及网上立案服务600余件,“12368”热线服务群众8700余人次,努力实现诉讼事务“一次办好”,让群众不跑“冤枉路”。

  在此基础上,我市两级法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融入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大力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去年9月,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市工商联法律服务站正式揭牌,有效助力了矛盾纠纷及时在前端化解,切实提高了法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针对性、时效性。此外,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史贵生涉市场主体调解室,为工商联维权委员会会员间调解债务纠纷。2021年,共接待来访100余人次、走访企业20余户、诉前解决纠纷30余起、参与诉中调解案件10余起。

  此外,我市两级法院在纠纷化解模式上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对接平台,先后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协会、市妇女联合会、市工商业联合会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出台推进多元解纷的制度性文件,逐步推进形成覆盖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纠纷类型的纠纷化解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截至2021年底,两级法院共线上调解11399件,音视频调解案件20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