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于佳钰】 “过去每逢一个老人家去世,抬棺、放鞭炮,发手巾、花生油、鸡蛋面等,白事成本最少数万元,让许多村民不堪重负,但村民又不敢办得太简陋,怕没面子。”“《村规民约》一出,助推移风易俗,一股倡勤俭、兴节约、拒铺张、反浪费的清新、文明、简朴的新风正在全村蔓延。”日前,记者在明山区卧龙街道卧龙村采访时村民纷纷打开话匣子。
据介绍,卧龙街道卧龙村是一个有2500多人的大村,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办“红白事”成本太高了,劳民伤财。去年,卧龙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使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该村把严格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并张贴公告,于2021年10月开始执行新的村规民约。新规一立,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都行动起来,深入每家每户做宣传动员工作。同时,村委会广泛张贴《村规民约》,扩大宣传覆盖面。村党委书记董海强说:“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管住了党员和村干部,老百姓就理解了,也纷纷支持了。”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卧龙村《村规民约》出台后,党员干部率先践行有效带动一方风气,每个党员都主动接受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村里按规定处理并公开曝光,卧龙村的道德民风明显好转,文明乡风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