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监督工作高质量全覆盖
  南芬区纪委监委开启“大数据+纪检监察”工作模式

  本报讯 【记者 王冰凌】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芬区纪委监委开启“大数据+纪检监察”工作模式,通过整合区直各职能部门基础工作数据,对数据资源进行关联分析,为日常监督提供依据支撑,为巡察监督提供目标指向,为审查调查提供问题线索,为专项督导提供数据保障,达到“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全覆盖监督、高质量监督”的目的。

  2021年,南芬区纪委监委在工作中发现,某街道民政低保专员王某,有挪用套取民政专项资金的嫌疑。区纪委监委立即开展调查取证,期间王某到区纪委投案自首,称自己挪用了20万元的临时救助资金。可是,区纪委监委在前期工作中发现,王某有伙同他人违规办理低保,从中收取好处的嫌疑,但王某拒不承认。随后,区纪委监委调取了南芬区近10年的民政低保人员数据,进行人工梳理。同时,还调取了公安户籍、民政低保人员、工商注册、死亡人口等信息,根据案件特点及案件数据排查分析,查找违法违规行为,构建数据模型。初版数据排查后的结果为2000余条问题数据,再根据办案中的实际情况,对分析模块进行升级,最终获得精准数据30多条。在精准数据面前,王某承认了伙同他人利用不法手段套取低保资金的犯罪事实。

  在南芬区委的支持下,区纪委监委通过整合区直各职能部门基础工作数据,建立一套数据分析、查询应用系统,设数据管理专员,成立数据分析小组。目前,区纪委监委对民政系统其他领域案件的数据进行类似分析,形成分析引擎,提升同类案件的数据排查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和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督促业务部门提高数据准确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针对敏感信息建立预警模型,由被动调查变成主动监督。区纪委监委还“开发”了一款“随手拍”的小程序,并将“随手拍”的二维码推送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窗口单位以及社区、村和企业。让老百姓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向区纪委监委反映发生在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及时反映破坏营商环境、吃拿卡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