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为绿色文明增辉添彩
  ——记全国“最美家庭”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西关村郭士芬家庭

  春日里的阳光正暖,蜿蜒流动的浑江水缓缓延伸进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西关村,流过郭士芬与丈夫林天国共同创立的养鸡场,这里处处都是风景。

  郭士芬和林天国夫妻俩是村里的个体户,他们勤劳肯干,是当地勤劳致富的榜样,曾获评市“最美绿色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他们发挥“绿色文明家庭”的独特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邻居,影响社会,为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增辉添彩。

  1985年,郭士芬一家创办了桓仁县第一家种鸡场——西关种鸡场,用小蛋壳孵出大“鸡”遇。从50只鸡雏到如今2万只种鸡;从最初的地上散养改为开了先河的集中式笼养;从用2分地养鸡到利用生产队闲置多年的2亩弃耕荒地作鸡场,再到承包30亩荒地建了全县规模最大的“辽东天赐种禽示范场”;从火炕“抱鸡崽”,到学习经验、更新设备,夫妻二人不断开阔眼界、践行绿色文明理念,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种禽场。前不久,政府投资帮助郭士芬修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大型化粪池,助力种禽场绿色文明发展。

  在郭士芬的努力下,种禽场的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几十年来场内产生的废弃物、垃圾都分类处理。她忙里偷闲侍弄种禽场的院子,将其打造成“绿化园”,杏花、桃花竞相开放,苹果、葡萄连年丰收。“我院子里果树和青菜都是上的鸡粪,一点化肥都没有,纯绿色的,绝对健康。”郭士芬骄傲得说。

  在郭士芬的影响下,她一家人也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经常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特别是文明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丈夫林天国作为西关村委会党委委员,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把无人管的垃圾堆彻底清理,带动许多家庭为自家小院种上了花草,村风村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散发着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 车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