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锦河药业在建项目。 摄影 卢山
本报讯 【记者 卢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高新区项目建设也开始进入换挡提速阶段。截至目前,辽宁成大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工程、辽宁长生生物一站式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8个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主体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锦河药业、北沙河日月湖及下游湿地等5个续建项目,高新区工人文化宫等4个新建项目也将在3月底前相继开复工。随着各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在高新区全面进入发力阶段。
3月9日,在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站式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厂房里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该公司技术总监李晓明介绍说,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一站式平台主要是进行高等级、多品种实验动物养殖培育,新实验动物品种开发应用等多项功能,年产量可达450万只。未来,公司将依托平台,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逐步迈向该领域头部企业行列。
“开门即开工,开工即冲刺”。从年初开始,高新区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相关部署,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主动围绕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和导向谋划项目,通过拜访项目单位负责人,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针对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后续投入资金不足等情况形成问题清单,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等方式逐一协调解决。目前已组织9家银行和36户企业对接,达成融资意向8.44亿元,到位1.65亿元,超出去年全年实际放款总额3000万元。
为了实现精准服务,高效运作,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了产业项目提升、城市运行、招商引资等6个推进专班,在协调水、电、气、土地、用工等生产要素的同时,重点围绕“54321”即五大安全领域、一圈一带两区四个发展新格局、“三篇大文章”、数字和低碳两个导向、突出医药大健康一个核心,全力谋划、储备、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群,目前已谋划和推进各领域项目达到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