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生花向未来
——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
“未来”,一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词汇。走进瞪羚企业——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这个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落户高新区12年,未来生物从保健行业新兵到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一路走来,有信心、有坚持,有创业的故事;向未来奔去,有梦想、有希望,更有宏美的蓝图。
坐落于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健康产业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2010年初经招商引资来到药都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落户,注册资金8445万元人民币,占地170亩,总投资规模2.1亿元人民币,2012年便实现投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植物抗氧化复合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生物技术人才、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年销售额过亿元,已然成为国内大健康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正如每一颗种子在长成参天大树前都要经历破土而出的挣扎和风雨的洗礼,未来生物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公司成立初期,面临着保健品行业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的艰难开局,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庄久荣却对这一行业、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相对于医药产业, 保健品市场虽然有些混乱,但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迎来重新洗牌,保健食品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而让消费者摒弃对保健食品的思维钢印,从市场乱象中突围,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出过硬的产品,让保健食品正本清源,让市场和消费者充分了解、认同、接受好的产品。采访中,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晓笠对记者说:“企业在最近几年能够实现突破性发展,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沉淀、对行业的深刻了解、对市场发展的精准把握,以及企业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短短几句话的背后,却是企业道不尽的执著与坚持。从企业成立之初,就坚定了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产品种类和营销渠道拓展市场的发展思路。他们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结合企业发展规划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创的封闭式生物萃取技术,其中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酶的生产方法,全自动一体式种子清洗、浸泡、发芽装置,应用热泵技术低温真空浓缩机等工艺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有了科技创新的加持,逐步衍生出抗衰、养生、美容等包括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日用品各类产品近百种,形成了良好的产品结构和完善的产品发展梯队的全链条产品链。企业从种子中提取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为主原料,开发出的主打产品复合抗氧化酶“元诺胶囊”获得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的认证,市场反响火爆,深受消费者青睐。
创新的产品思维推开了市场的大门,创新的销售思维就能拓宽市场的广度。2015年,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申请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并迅速组建起直销团队,把产品直销做得如火如荼。近两年来,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决策者们敏锐地发现:在互联网环境中,巨大反差会带来巨大的流量。相比较传统的保健食品而言,未来生物的高科技保健食品具备碾压优势,一定会在互联网市场中带来更为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线上销售方式必将会成为市场开拓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企业顺应市场开发出“未来新零售”的微信小程序,积极迎合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体验而开启直播销售模式,大大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与粘性。为了更好地掌握渠道自主权,未来生物还着力开发自己的APP手机销售程序,依托APP与小程序互补互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线上销售体系,不仅迎合了市场需求,而且有效弥补了疫情对线下渠道的影响。据统计,自开发线上销售渠道后,未来生物的年销售额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动企业从平稳发展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溪高新区给企业提供的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一心搞研发、拓市场!”赵晓笠对记者说,在本溪高新区,营商、安商是共识,政府与企业更像是一种近乎亲人的关系。据介绍,高新区管委会和相关市直部门在助力企业发展上真正做到事无巨细,无论是简化办事流程还是上门主动服务,无论是建设审批还是专利申请,只要企业有需求,不管是下班时间还是节假休息,管委会工作人员有求必应。甚至是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在企业门前增设公交站点,还有在微信朋友圈里帮助企业推广产品这样的小事,也都身体力行、马上就办。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更好更快的发展之中。
后记:回首未来生物落户本溪高新区12年来走过的道路,二者在发展轨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扎下心来,都是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夯实每一个前进的脚印,实现厚积薄发。企业是冲锋员,高新区是后勤服务员,前进的道路上需要两者心心相印、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实现更大的发展,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曾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