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娃的“筑梦人”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本溪县第五中学副校长张万波

  清早起来,张万波端坐在电脑前,为学生上线上直播课、批改作业、答疑解惑;夜晚,他还要继续伏案备课、准备课件。因受疫情影响,作为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学副校长的张万波带领老师们“停课不停学”,这是他从教25年始终坚持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的一个缩影。

  当一名语文教师一直是张万波的梦想,他以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本溪县草河口镇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任教,却因学校需要教起数学来,要知道这曾是他最不擅长的学科,而且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需要2个多小时,但他从不抱怨。“面对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必须扛起为人师长肩上的责任”。张万波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没有经验,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生成绩不理想,就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他很快摸索出数学教学的办法,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做“数学实验”中学会思考和解题办法。枯燥的数学课他讲得引人入胜,学生们听得明明白白。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教学环境中,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了他无私奉献的品质,打下了安安静静教学的基础,也让他逐步成长为省级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从我教书任课那天起,就设想‘两个假如’,一是假如我是孩子,二是假如是我的孩子。”在张万波走上本溪县第五中学这个更大的舞台后,他依然用实际行动坚守着这个信条,千方百计地和学生打成一片,真心真意地和学生做朋友。他把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看待,对他们格外关照,给他们送吃的,带他们包饺子。班上有得水痘的学生重返学校,他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大字:“回家了”,还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封《告全体同学书》。有学生腿受伤骨折,住院的一个月里,张万波用休息时间给学生送去作业、补习功课,这名学生回学校后行动不便,张万波就为他接小便……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他用自认为理所当然实则感人肺腑的人间大爱温暖着一茬又一茬乡村孩子的心扉。

  扎根乡村的25年间,张万波多次婉拒了调任条件更加优渥学校的机会,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农村的教育事业。“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坚持用心上好每一节课。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热爱,我希望自己能安安静静地教好农村的孩子,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有一天我能自豪地说‘那是我教的学生’!”张万波说。

  本报记者 车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