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甸子镇纪委向农村干部不作为、微腐败开刀
  强化作风建设 打造“清廉镇村”

  本报讯 【记者 孙君】 大错不犯,微腐不断,这样的党员干部就能躲过问责吗?自去年以来,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纪委向党员干部不作为和微腐败案件开刀,已诫勉谈话、党纪处分处理干部40余起,为 “清廉镇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干部作风保障。

  该镇处理的一起深有影响的案件是一个村的民委委员黄某等人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下班后在村办公室内饮酒,并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主任孟某领导责任缺失,在发现饮酒后没有及时制止。镇纪委在对黄某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孟某相应组织处理。

  在八里甸子镇公职人员中,像黄某等2人因工作作风问题受处分的并非首例。某村村民委委员包某因在林改期间伪造签字将林权办理到自家名下的问题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镇政府一名公职人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工作期间存在早退情况且未请假报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基石”,强化作风建设,保持高压强摄,是建设“清廉镇村”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镇纪委对农村干部作风问题采取零容忍,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全镇形成震慑。

  今年,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镇纪委进一步建立健全镇纪委、村纪检委员、村正风肃纪监督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镇纪委委员联村包组督导、“镇与村”“村与村”联动协作制度。并就换届选举、疫情防控、营商环境、作风建设等工作深入8个行政村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监督检查6轮次,有效制止大操大办6起,谈话提醒20多人次。同时,在镇村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挖掘特色信息、提炼典型做法,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正能量。去年以来,镇纪委在《学习强国》刊发了16篇纪委信息。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是镇纪委督查组在督查中了解到个别干部的消极想法。为给干部吃下干事“定心丸”,镇纪委认真贯彻落实桓仁县委容错纠错制度,坚持纪法情理融合,让党员干部习惯在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取得进步。自去年以来,八里甸子镇纪委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47人次,占“四种形态”的72.3%;运用第二种形态纪律轻处分18人次,占“四种形态”的27.7%;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18人,为4名受到举报、不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在全镇营造出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