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服务质效
  市公安局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彰显铁军作为

  本报讯 【记者 邵璇】 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我市“六个年”活动部署要求,聚焦公安主责主业,坚持服务质量提升和执法质量提升双轮驱动,全力以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服务我市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五个本溪”再立新功。

  树牢服务理念,打造公安营商品牌。年初,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了秉持“实、真、亲、清”的工作理念,坚持民意导向,着力打造便民利企的服务环境,积极构建亲清透明的政商关系,全力抓好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公安机关闻令而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警企联动聚合力·携手建功新本溪”活动,走访企业591家,收集意见建议117条,制订完善了《本溪市公安局服务保障企业履职清单和负面清单》。他们还着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依托已经建立的34个驻企警务室,为企业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在当前抗疫的关键节点,为全力支持保障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市公安局出台了关于车辆运输“绿色通道”、交通事故“远程一站式掌上办”以及调整户口相关证件有效期限等16项服务新举措,全力“抗疫情、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

  维护企业权益,严打涉企违法犯罪。对涉企犯罪坚持“零容忍”,深入推进“涉企案件、品牌保护、护商安商”三大攻坚战,坚持涉企案件快侦快破,通过挂牌督办、快侦快处、定期研判、企业联络“四项机制”,累计破获各类涉企案件96起,挽回经济损失1.9亿余元,先后侦办了“12.29制售假酒案”“9.18制售假洗衣液案”等一批制假售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打掉制假窝点5个、销售团伙7个。针对家电零售、矿产资源等多个领域,严打严治、重拳出击,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人,有力净化市场环境,扫清企业发展障碍。

  坚持民意导向,践行为民办实事活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坚持显性用警,提升群众安全感。在全市重点部位设置10辆移动警务室,坚持“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健全完善应急处突机制,科学布置点位,确保快速反应、高效指挥、迅速行动、妥善处置;优化交通治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推出了“五五三三二二”工程,着力打造“五条严管示范路和五个派出所试点”“三个文明交通样板”,实行“路长”“片长”和“实名制”“网格制”工作模式,全力开展主城区交通治理工作,有效缓解了“停车难、行车难、过街难”问题;营造反诈氛围,守住群众钱袋子。组织开展了“五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进”反诈宣传模式,拍摄的一系列精品反诈“三微”作品,先后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等平台转载推送40余次,视频观看量达8000余万次,转发量600余万次,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目前,市公安局持续推进24小时智慧警局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明显、服务多元、办事便捷、等候时间短、群众体验优的服务窗口。同时,将对公安驻本钢综合服务大厅进行提档升级,为本钢集团员工提供全天候车驾管和身份证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