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思思】 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紧扣经济发展大局,围绕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司法需求,结合全市“六个年”活动,立足法院工作职能,积极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本溪振兴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强化基础抓落实。“要把营商环境工作想得更深一些,谋得更快一些,抓得更实一些,在服务举措上创新,在涉企案件上用心。”这是市法院主要负责同志在今年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要求。市法院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制定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要求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标对表推进工作,确保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涉企案件数量增多,本溪两级法院克服困难压力,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截至目前,共审结涉企案件2660件,切实以公正司法为本溪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网上服务提质效。随着法槌敲响,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在市法院开庭审理,上诉人一方却并没有来到法庭现场,而是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参加庭审。疫情防控期间,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庭审模式已成为我市两级法院的常态。我市两级法院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法院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云审判”,不到一个半月时间,两级法院共开展互联网庭审400余次。同时,积极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送达等服务,持续推进“一次办好”的诉讼服务新模式,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切实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诉讼需求。

  善意文明促执行。“感谢法院从企业发展着眼,善意执行让企业走出困境,真切感受到了本溪良好的营商环境!”某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该企业是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市法院综合运用执行措施,推动案件成功执结,既保护了申请执行企业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被执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市法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市两级法院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理念贯彻执行过程始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创新执行举措,在严格依法规范执行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尽可能帮助被执行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持续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保护力度,不断提高执行质效,截至目前,共执结涉企案件678件,执行到位金额7800余万元,为助力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走访企业问需求。“企业现在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法律问题?对法院工作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几乎每个法官都会这样问,目的就是深入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市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选派优秀法官开展入企服务,向企业家宣讲法律、释法答疑,引导企业解难题、化风险。同时,采取走访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与驻溪企业商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切实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