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舒】 日前,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从2002年始至今,我市连续20年地质灾害零伤亡。全市地灾隐患点由原来的563个减少到现在的208个,受威胁人口由原来的8574人减少到现在的 3765人;重点隐患点由原来的48个减少到现在的24个,受威胁户数由原来的2410户5821人减少到现在的506户1112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01年8月5日,南芬区下马塘施家村发生大型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后,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调查,区分类型,通过隐患点治理、落实责任、移民搬迁、群防群治等措施,不断增强减灾防灾能力。在20年时间里,我市共治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从地质灾害隐患点移民搬迁1904户4709人。其中,大型隐患点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松兰沉陷区治理并搬迁541户1203人;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沉陷区移民搬迁1090户2700人;平山区北台三十二户地区搬迁153户478人;南芬区下马塘街道下马塘村七组移民搬迁47户113人;明山区牛心台矿区65户195人;南芬区施家村四里沟、滚马岭8户20人。
每年汛期到来前夕,我市都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积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要求各县区政府加强组织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三查”工作,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进行确认、登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和监测人进行确认,并对报警器材进行了测试。同时,聘请专业部门开展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在汛前排查的同时,对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员进行逐个落实,及时更新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撤离路线和避险地点,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实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值班和督导工作。在督导工作中严格落实“三查”工作措施,遇到危险情况,按照危险等级和预案要求及时报请政府启动预案,及时撤离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