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佳音】 今年以来,本溪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振兴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力跟进、精准监督,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有力的监督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246个,其中转职能部门183个,纪检监察范围内63个,立案5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8人,组织处理5人。
运用大数据理念,设立“一码监督”。 县纪委监委把大数据理念、技术、资源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推动大数据与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审查调查以及营商环境监督深度融合。对全县35家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各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展架23个、张贴海报23张、发放便民贴70张。目前,通过“一码监督”共发现问题7个,其中转职能部门4个,纪检监察范围内3个,推动解决问题3个。
主动担当作为,沉入一线靠前监督。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领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参与下沉一线,主动发现各单位、各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风险以及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并按照“一点一员”的原则,为每个监测点配备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对口联络员,联络员按照“每点必联、每月必访、每事必督、每域必治”的工作要求,每月至少一次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及时收集上报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台账并报至县纪委监委,经党风政风监督室分类汇总后,将纪检范围内问题,移交案件监督管理室进行分办处置;纪检范围外问题交由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解决,并跟踪督办。目前,主动发现问题38个,下发监督提醒书1份,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1个。
压实主体责任,开展“一把手”约谈。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开展监督谈话的必谈内容,下大决心、下大气力健全营商环境主体责任落实机制。目前,已完成了5家单位“一把手”的“一对一”约谈,以及对全县67家单位分管领导的集体约谈,督促各党委(党组)和政府职能部门层层落实营商环境主体责任。
收集意见建议,督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县纪委监委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邀请8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从企业感受层面发现影响全县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共商对策。在基本问题线索被发现并解决的基础上,坚持个案整改与系统施治相结合,筛选问题易发高发的行业领域,梳理影响营商环境案件的共性问题,精准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函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针对共性问题开展整治,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营商环境治理效能。目前,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38条,向职能部门下发监督提醒书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