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市法院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第一时间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统筹安排全市两级法院疫情防控工作,近600名法院志愿者义无反顾下沉70余个社区,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

  市法院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全面部署疫情防控策略,带领院党组成员多次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防疫各事项,科学调配人员力量,确保高效调度、精准施策。为保障志愿者力量充足,市法院精准摸排,全面梳理本院人员情况,根据就近原则灵活确定志愿人员,确保志愿工作及时到位。在战“疫”一线,市法院志愿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开展核酸检测、值岗值守、配送物资、政策宣讲、采买物资……用温暖和热情诠释为民初心。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市法院用行动践行初心,以实干守护人民群众平安健康。

  自8月26日晚接到下沉通知至9月9日,14个昼夜坚守的日子里,平山法院干警在院党组的带领下,火速集结,同广大社区干部群众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协助防疫期间,很多同志为了不耽误防疫工作,克服困难,在单位驻扎,夜晚只能睡在办公桌上、厂房里。虽然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使干警们都很疲惫,但却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干警家属们都对疫情防控工作给予默默地支持。

  溪湖区是我市本轮突发疫情的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溪湖法院干警毅然逆行并喊出了“我是党员,我先行”的口号,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亮身份、作表率、比贡献,共筑坚实的抗疫堡垒。8月26日晚,溪湖法院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工作微信群发出“集结号”,溪湖法院干警火速集结,奔赴溪湖区包括中高风险区在内的两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6个村、16个执勤岗位,全天候值岗驻守。遇到外地打工人员,干警们会拿出自己的面包给他们;遇到有用药需求的村民,干警们会主动驱车到城里买药;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干警们会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十几个日夜的坚守,干警们相互鼓励、并肩作战,共同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明山法院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全力开展各项防疫工作,烈日当头,志愿者们身着不透气的防护服,维持着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耐心安抚着社区居民的情绪,协助完成区域核酸待检测人员的信息录入,最多一人参加18余次全员核酸检测辅助工作。他们有的每天凌晨三点便离开家门,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端,有苦不言苦、有难不畏难,以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构筑起一道温暖的抗疫防线。

  疫情期间,南芬法院干警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深入一线,联防联控,主动请战前往抗疫一线。“您好,请将车辆靠边停放进行信息登记,并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与行程码、配合测量体温。”在各主干道路口,干警们逐一认真查验车辆以及人员体温、口罩佩戴、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不让任何不符合防疫规定的车辆和人员流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司法担当。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溪满族自治县法院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下沉社区村屯开展志愿服务,院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带头投身到抗疫志愿者工作中,为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有的干警已连续下沉社区6个月,有的干警自掏腰包充话费逐一给社区居民致电询问是否参加核酸检测……他们耐心细致,用红马甲和“大白”绘就了初秋最温暖的颜色。

  面对疫情,桓仁满族自治县法院志愿者们纷纷冲在抗疫前线,参加连续5次的临时静态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一些法官主动与同事一起组成志愿者团队,协助社区完成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和测温登记工作。他们有的到达核酸检测点位需要走8公里的路程,每次都要提前至少30分钟来到检测点位。“咱们能守护好百姓的安全,跑得远点也值!”这是几位跨小区参加志愿服务干警的肺腑之言,也是所有法院干警的共同心声。

  微光成炬汇星河。在这场战“疫”中,全市两级法院把初心落在行动上、职责使命扛肩上,同向同行、共克时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了第一位,以实际行动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为战胜疫情贡献了最快、最强的法院力量。

  本报记者 张思思  特约通讯员 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