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点道路路口陆续增设“红色弯月区”
  降低大型车辆交通安全隐患 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感

  本报讯 【记者 张思思】 9月27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管局获悉,近期,市交警部门在我市重点道路路口陆续增设“红色弯月区”,用来提醒出行人员避免“内轮差”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一些车身较长的大型车辆,在路口转弯时前后车轮会形成“内轮差”(即车辆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如果从高处垂直观察车辆转弯时的状态就会发现,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而这一区域又正是大型车辆驾驶员视线的右侧盲区,如果其他交通参与者正好处于这一盲区内,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由于“内轮差”所呈现出的形状似弯月,因此也被称为“死亡弯月”。

  为有效降低大型车辆交通安全隐患,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感,市交警部门根据《本溪市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提升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听取专家团队意见,在城市道路大型车辆流量较大的司法局岗、程家岗、本钢四号门岗、南地岗等重点路口岗区,增设了“大型车辆危险识别区”(即“红色弯月区”),后期还将在民生岗、大峪加油站岗等岗区继续增设。

  交警部门提示,驾驶人在驾驶大型车辆进入路口右转弯时,应保持右前轮位于“右转识别区”边缘线以外右转,右前轮不得碾压进入危险区域,同时减速慢行,注意瞭望避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确保安全后右转。若发现有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危险区域停靠,应停车让非机动车和行人先行。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进入灯控路口时,应按“右转识别区”警告标志提示瞭望左侧车辆,发现有大型车辆即将进入路口时,不要进入危险区域,不得在“红色弯月区”驻留,应在危险区域以外等待大型车辆右转,确保安全后通过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