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辽宁科技学院抢抓机遇谱写转型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向应用型转变的历史发展机遇,立足冶金行业、面向产业升级、服务振兴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向着全面建设东北区域具有影响力、示范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谱写了学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创新能力最强、改革成果最多的时代篇章。
蹄疾步稳抢抓历史机遇。2015年,学校抢抓教育改革机遇,确立了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战略。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提前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成为辽宁省转型发展高校中的佼佼者。经过十年发展,学校学科专业覆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及原材料、现代金融服务与生产性服务、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重点产业领域,为服务地方建设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大材料应用研究院等13个科研院所已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
谋篇布局改革教育教学。随着经济社会需求转型升级,学校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延续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向应用型转变的“四个转到”,构建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两翼”,有效促进“专业、产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一主两翼”“三业融合”的转型发展模式。创办特色产业学院,积极搭建“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先后与锦州市、本溪市及中科曙光、新松机器人、青岛海尔、华为、中铁集团、鞍钢集团、希杰生物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十年间,学校取得国家级、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入选省一流本科课程26门,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数较“十二五”增长143%。双创示范基地、圆通科学工作院项目入选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
心怀大局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学校依托本溪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持续建设研究基地,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红色文化育人特色。以“一展一馆一剧”(即抗联主题红色书画展、筑梦空间红色场馆、《民族脊梁》红色剧目)为载体,提升学校红色文化与美育教育的影响力。获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新型智库研究基地”“辽宁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公开示范基地”“本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批中共中央党史办课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大研究课题等省级以上研究项目21项;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1个,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案例1个。《东北抗联学院建设项目》入选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重点建设任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年来,辽宁科技学院先后获评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科学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全国首批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首批试点院校;校党委获评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科技学院还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资金1.3亿元;获批“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辽宁科技学院数字化综合实训基地项目,预算总投资1.06亿元。
站在新起点上,辽宁科技学院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凝心聚力谋发展、奋发有为向未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车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