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特色干坚果逐渐成为人们春节期间拜年探亲、招待亲友的佳品,这一日渐强烈的消费需求为种植大榛子等坚果的农户提供了又一崭新的致富机会。

  日前,记者在走访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时看到,村民们聚在厂房里炒大榛子,“一进腊月,俺们就着手炒大榛子,现在,只要有订单,就一直炒。”村民陆向忠说,只见他把大榛子放入特制大炒锅内,随着机器的转动,水汽升腾,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叮当作响的翻炒声,听起来十分悦耳。

  炒好后,拿起一颗品尝,发觉榛仁已被炒至金黄,让人不禁脱口叫道:“香,真香”。说话间,村民李全国正熟练地包装炒好的大榛子,预备邮寄给远方的客户。“快递要是停运了,俺们就去各村赶大集。”李全国说。春节将至,生产不止,真是好一幅寒冬致富图。

  老黑山村位于该县东部偏远山区,那里山明水秀,风光宜人。近年来,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该村成效突出: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种大榛子苗、采摘大榛子、做大榛子粗加工……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小榛子”做成“大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大榛子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全村年经济收入高达3000万元,年人均收入2.6万元,吸纳2000多名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业受益。昔日的偏僻山村早已变成富裕乐园。

  任何一项产业都需要常干常新,谈起近几年的大榛子粗加工之路,村党支部书记陆勤忠十分自豪,他说:“村里建了冷库后,大榛子就能存住了,俺们想着在腊月卖炒货儿挣得更多,就组织合作社成员联合购买了机器炒榛子。”陆勤忠告诉记者,炒榛子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北京、浙江和大连、沈阳等多个地区的客户都向他们订购,预留的30多万斤大榛子炒一锅卖一锅。

  炒榛子填补了该县大榛子粗加工的空白。据不完全统计,去除各项加工成本,每斤炒榛子大约要比鲜果多赚2元,整个腊月全村能多创造60多万元经济收益。该项产业已辐射带动集安、宽甸等多个地区增加大榛子种植面积2000多亩。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