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酸菜五花肉芳香四溢;爽嫩可口的大骨头让人垂涎欲滴;大拌凉菜、蒜苔炒鸡蛋等乡村特色菜色香味俱全,满桌的“杀猪大菜”香气阵阵,游客们围坐一处,边品尝美食,边聊着家常,好不温馨惬意。

  每年春节前夕,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农民都要进行“冬宰”,预备“杀猪大菜”,这是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之后最为期待的一顿大餐。如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随时随地都能吃到美味的饭菜,但是作为当地的特色美食,“杀猪大菜”仍是令外地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味道。近年来,为不断丰富冬季乡村旅游项目,桓仁县积极鼓励农民利用民族资源优势,用传统技艺制作“杀猪大菜”、扒鸭子、饸烙面和黏豆包等特色美食,同旅游、民俗产业融合发展。特色食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雅河乡湾湾川村农民王国清手艺精到,每年都会雇三四个人来农家乐帮忙预备“杀猪大菜”。几个经验丰富的大爷在后院杀猪、褪毛,一群大姨们则在厨房里忙着烧水、切菜。一旁帮着忙活的村民李德胜对记者说,“俺们家就住在这附近,干这点活儿也不累,一天还能挣上100多元钱,特别知足!”

  据王国清介绍,“杀猪大菜”想要好吃,很多讲究不能少。原材料是选自当地农户自家养殖的生猪肉,配菜中的土豆、酸菜、粉条等,也全部是当地种植的绿色农产品,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味道。

  推出“杀猪大菜”活动,既丰富了冬季旅游项目,又增加了饭店的收入,还能帮助周围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游客张岩一行就是特意带着家人和朋友从县城赶来吃“杀猪大菜”的,他说:“今天和朋友们一起过来,感觉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

  一天的美好时光在说说笑笑间流走,转眼间,夕阳的余晖照射在饭店的窗棂上。出发前,大家不忘给城里的亲友捎带些笨鸡蛋、大麻花等土特产,健康又实惠,饱含着亲友间的浓浓情意。

  本报记者 肖乙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