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曲永超 李响 记者 邵璇】 “我们所原来位置偏、楼体老、房间少,有的同志没有个人办公室、办公桌,每逢雨季屋内严重漏雨,大伙儿的日常工作和休息都受影响。现在办公条件大大改善,设施齐全,我们工作劲头儿更足了!”日前,记者在市公安局明山分局高峪派出所采访时,一位民警这样告诉记者。
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公安局将高峪派出所迁址改建,如今的高峪派出所拥有4层独立办公楼,建筑面积达1993平方米,群众办事大厅、自助服务区、执法办案区、调解室、公安工作宣传展示区、健身房、淋浴房等一应俱全。工作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基层民警工作效能的提升。
去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区派出所建设和升级改造事宜。市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加强和改进公安派出所列为“一号工程”,树立为民、强基、实战三个导向。
随着10个派出所改建修缮工程的立项和推进,一批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多功能派出所拔地而起、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已有6个派出所完成新建和升级改造,办公面积扩大2倍以上。这一暖警工程换来的是民警办公环境、服务群众环境“双改善”,民警职业认同感、整体工作效能的“双提升”。
“多亏有你们,我爸才捡回性命!”近日,本溪满族自治县公安局草河口派出所接到货车司机在当地失联的警情后,民警立即根据线索,通过视频追踪锁定方向,指导路面巡逻警力,仅用10分钟就找到了在车内因空调运转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奄奄一息的司机,并开辟绿色通道,联系医护人员成功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得益于市公安局为基层派出所减负提能的一系列措施,使民警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服务。
市公安局先后出台了为公安派出所减负20项措施,严格奖优罚劣,提升考核质效。建立市、县(区)两级班子成员包保派出所工作机制,市公安局领导每月走访包保派出所,帮助解决基础建设、勤务运行、治安防控等难点和堵点问题;全面清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借调、抽调人员,充实基层派出所;建立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工作机制,常态化抽调机关警力参与警务卡点、巡逻防控、重大安保等勤务,极大缓解了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六最”基层派出所民警辅警评选活动,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为派出所营造了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钱往基层投、劲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着力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以基础实护百姓安。为基层派出所配发警用车辆、执法记录仪等物资,提高民警人均年行政经费,将财务报销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公安分局。
同时,开展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建立“123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警民共建、专群结合、综合治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志愿巡逻队等,全面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强化治安联防联控,加强人防工作,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去年以来,我市发案率低、破案率高,居全省前列。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实现“两升两降”,未发生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有影响案件。可防性案件下降24%,实现40个派出所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的嬗变,正推动着平安本溪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