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久才峪村的范广超冷水鱼养殖场,正赶上范广超在投喂饲料,满池的各类冷水鱼激起碎银般的浪花,好一幅鱼跃人欢的画面。

  “我们村水好,鱼长得好,销路不断,哪能不高兴呢。”望着鱼池内欢快游弋的冷水鱼群,范广超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鱼的品质越来越优,销路越来越好,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供应周边景区的烤鱼店,还远销北京、吉林、黑龙江等地。”

  近年来,本溪县以河源保护为抓手,通过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不断完善河流自然生态,营造出水清林茂景美、生态功能完善、全民护水享绿的美丽河源。随着水质的进一步优化,久才峪村党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依托优质的水资源,积极做好渔业区域规划,采取党建为引领、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平台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虹鳟鱼等冷水鱼养殖产业,持续引领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切实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水好不好鱼最知道,鱼好不好销路见真章。”范广超告诉记者,他从2002年开始逐步尝试进行冷水鱼养殖。起初,只是尝试养殖相对普通的金鳟、虹鳟。近几年,随着当地水质的不断优化,以及对冷水鱼养殖市场的加深了解和养殖技术的逐步提升,他还养起了哲罗鲑、鲟鱼等高价值品种。因其养殖的鱼品质优秀,现已成功打开了国内市场。

  “好生态就能变成好产业。”范广超说,作为临水而居的农民,以前不懂“靠水吃水”的真正含义,以为要想挣钱就是带着石灰下河抓鱼,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让河里的鱼少了,水环境变坏了,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还是穷。现在眼见着水质好了起来,周边的环境美了起来,产业兴旺起来,大家的日子也富了起来,才真正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武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