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净化消费环境、守牢安全底线——
全力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2022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监管执法,不断净化消费环境、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市民用药用械安全,同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加大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药品重大违法犯罪行为,严查严控质量安全风险,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300余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930余家次、各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810余家次,共查办药品领域案件200余件,收缴罚没款41万余元。坚持以有因抽检为主体,加大对防疫药品、医保目录药品、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及上年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群众多次投诉举报等重点企业的监督抽检力度,及时排查、防控和消除抽检工作中发现的药品安全风险。全年共抽检药品109批次,发现不合格中药饮片3批次,全部进行立案查处。完成医疗器械监督抽检13批次,化妆品36批次,及时对不合格产品开展核查处置。进一步提高疫苗、血液制品等重点药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完善特殊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切实做到风险防范在前,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闭环管理,严控质量安全风险外溢。全年完成全市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6家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确保配送和预防接种环节疫苗质量安全。

  冷链、非冷链食品管控取得明显成效。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冷链食品闭环管理隐患排查力度,全市未发生通过进口冷链食品引起疫情传播的事件。源头治理有效管控,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排查风险隐患,企业自查报告率100%,清理食品生产许可证14张,小作坊140家。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效果突出,以“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为主线,全力推动食品整治工作,共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567家,发现食品风险问题13935个,问题处置率100%。全年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市9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部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全市校园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同时,全市规模以上社会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比例达到58.5%。对农村制售假劣食品行为重拳出击,共检查食品销售主体4124户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行政处罚案件18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550.5公斤,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0.8347万元,罚没金额15.86万元。依托大河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各类食品监督抽检3381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87批次,不合格发现率2.57%,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100%。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逐步健全,公众消费得到有效保障。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参险率达90%以上,食品经营单位参险率达70%以上。

  本报记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