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引智”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拉长产业链条
——南芬经济开发区采访见闻
“以前我们吃资源饭,靠卖生铁过日子;现在园区企业生产轧辊和各种机械部件,凭借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站稳脚跟。”日前,记者在南芬经济开发区采访时,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推动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南芬经济开发区依托优质“人参铁”资源优势,围绕招商引资大做文章,通过“引资+引智”,引进生产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合作伙伴,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拉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
引进企业突出一个“快”字,是南芬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亮点。
2018年9月,唐山众达轧辊有限公司负责人到南芬区考察,当即决定在南芬投资设厂,准备开工建设鑫众达项目。南芬区委、区政府紧急调动区直涉关单位、驻区单位组成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建设对接表,倒排工期,为项目提供精准、全方位服务。为了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区政府紧急调动了大型矿山机械车辆数十台,利用3天时间完成70亩场地回填平整工作。驻区单位15天内完成了项目区内移动、联通、电信线路迁改下地工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南芬区从企业生产、员工生活入手, 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先后召开筹备会、协调会、推进会、现场办公会等20多次。各相关单位从招工培训、水质检测、减速带设置、企业供暖供水供电等方面进行无缝对接。南芬经济开发区研发检测服务中心还将光谱仪软件系统升级到高级版本,为本溪鑫众达项目产品质量提升及创新提供了科技平台保障。经过百日奋战,当年12月上旬,本溪鑫众达项目完成了厂房封顶;12月中旬完成生产线安装;12月下旬实现了生产线试运行。2019年1月8日正式投产,新增就业300人。现在,本溪鑫众达更名为辽宁众达,今年前三个月实现产值1733万元。
借助合作伙伴的先进工艺和科学管理经验,把园区原来停产半停产企业、项目盘活,是南芬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另一大亮点。
记者走进辽宁高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见炽热的铁水从高炉底部奔涌而出,工人师傅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企业产品主要供给风电、核电项目,产品供不应求。”
南芬经济开发区的聚鑫达机械制造518项目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为了拯救亏损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南芬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于2020年11月促成上海美匡集团与聚鑫达机械制造公司合作。聚鑫达机械制造公司提供厂房和设备,上海美匡集团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以租赁经营和委托加工的方式合作,组建辽宁高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经过50天的试生产,辽宁高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认真寻找设备、工艺和企业管理的不足,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进行机器设备检修,完善配套设施,狠抓企业管理。2021年10月15日,焕然一新的辽宁高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产量翻番,成本降低,就业岗位增加,安置就业近600人。
近年来,南芬经济开发区由“粗”向“精”,不断拉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促进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辽宁顺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沟槽、消防管件、安防设备,年产沟槽管件20万吨。辽宁胜邦机械有限公司采用短流程树脂砂壳形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抗磨、耐热铸件、工程机械配件、汽车制动系统铸件、曲轴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目前主要为一汽集团、朝阳飞马等配套生产汽车刹车轮毂等铸件产品。
为了确保招来的企业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南芬经济开发区从2019年开始分两期建设标准化厂房,总面积达到82263平方米,总投资为1.8亿元。为了提高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他们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具有省级检验检测资质的公共研发检测服务中心,购置各种高科技检测仪器装备100余台,可完整配套服务于黑色金属冶炼、硅砂类全产业链企业对产品检测、研发的需求;园区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省铸造学会、辽宁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为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细心周到的“保姆式”服务,南芬经济开发区吸引各路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0家,规上企业8家。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8亿元,同比增长139.7%;工业总产值33.52亿元,同比增长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