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用实际行动喜迎“5·18国际博物馆日”
“文·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展” 开展在即
本报讯 【记者 蔡升升】 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为迎接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市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推出“文·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展”,40余件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将首次在我市展出,精彩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正是基于对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市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推出了此次展览。“文·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展”是辽宁省博物馆利用馆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充分考量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与必要性而专门推出的特色展览。这一展览已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此次在我市展出的展品包括青铜、铜器、陶器、瓷器等,从商周到清朝的四十余件精美文物。展览通过鼎、戈、瓦、灯、扇5个主题,将文物与诗词、成语等有机融合,注重“展教合一”,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能够从文字中寻找文物,从文物中感悟历史。
目前,市博物馆已布展完毕,并接受团体观展预约,展览将于5月18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对外开放,预计将持续到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