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夏子涵 丁冰】 在宽敞明亮的借阅室里看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好书荐读、走进朗读亭触屏点读、录制一段佳文朗诵、拿起毛笔在数字书画体验台上临摹一段书法名帖……近日,记者在市图书馆沉浸式体验了一番“看、听、读、写”多种维度的阅读,深刻感受数字化阅读的魅力,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成果已经惠及山城广大读者。

  近年来,市图书馆积极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现已完成了地方文献数字化51000页、地方报纸数字化23000版、图书馆公开课150节、政府公开信息3万条、网事典藏200个、元数据仓储1000条、家谱数字化8万页。去年年底,市图书馆以全国第七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新上智能化设备,搭建“智慧场景”,实现了一屏管理、沉浸式阅读、自助借阅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用户体验,提高了图书流通管理效能。

  记者一走进市图书馆,就被大数据分析屏所吸引。通过这个大屏幕可实时报告入馆人数、图书借阅排行,并进行图书推介,市图书馆的各项运行数据都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智能化的统筹,图书从入藏、加工、上架到外借都有详细的数据及分析。“博看朗读亭”,集触屏点读、有声听读和练习、录制、分享于一体,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实景感受。数字书画体验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触控屏幕,可以鉴赏、临摹书法名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自助借阅室和少儿阅览室,增设了智能借还机,简化借阅流程,方便读者,借阅后的图书还可以放到一旁的自助图书杀菌机进行消毒,为读者带来健康舒适的阅读体验。此外,市图书馆还努力打造全方位的线上资源、服务、活动、传播矩阵,方便读者检索使用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多媒体等各类数字文献,带来阅读新体验。

  据介绍,市图书馆未来将逐步建设和开放更多智慧场景,通过数字化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让山城的书香园地、文化高地变得更具时代科技的韵味、更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