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举“文明花”
  ——记市“文明家庭”刘翠丽家庭

  刘翠丽是我市妇联的一名机关干部,更是一位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省维权先进工作者、省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市综治先进工作者的党的好干部。她和她的家人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和睦邻里、热心公益,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默默播种出一朵芬芳的家庭文明之花。

  在教育孩子方面,刘翠丽和丈夫童明久深知言传身教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他们生活俭朴,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在家讨论家务时,夫妻俩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文明沟通,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们还引导孩子在班级里与每一个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乐于帮助同学,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直友善、勤奋上进的好习惯。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下,他们的儿子品学兼优,几乎年年获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在照顾老人方面,刘翠丽夫妇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婆婆身体不好,腿有骨刺,刘翠丽经常向同事、朋友打听治疗、缓解腿疼的方法,按疗程买好药送到农村老人的家里。节假日一有时间,他们全家就回村看望老人,与老人共享天伦之乐。

  刘翠丽夫妇不仅孝敬自己的双亲,也尊重关爱邻家老人。在他们居住的单元楼里,有很多退休老人。夫妻二人晚饭后经常与老人话家常,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困惑,受到邻居们的一致好评。

  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刘翠丽夫妻也不忘回馈社会。他们一直热心公益,并带着儿子坚持参与资助、帮扶生活困难家庭和困境儿童。多年来他们关爱、帮助孤寡老人10余人,并连续3年帮助一名离异家庭的孩子求学,定期为她送一些生活、学习用品。刘翠丽更是被孩子亲切称为“刘妈妈”。

  采访刘翠丽时,她说自己和家人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家人还会这样坚持下去,尽力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任小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