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陆海统筹绘“蓝”图

本报记者 温济聪
渤海岸边,位于大连长兴岛的恒力石化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将炼化生产过程中的低温热与海洋资源的天然优势融合一体,研发出低温热水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目前该成果已经得到有效转化,装置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为园区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黄海岸边,“MU LAN”号运输船完成了6.5万吨保税LNG(液化天然气)返装作业后启航。这是大连自贸片区在建设东北亚LNG国际中转分拨基地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对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向海而立,向海图强。2200公里海岸线连接黄海、渤海,为大连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留出无限空间。大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把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明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大连正加强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大连长兴岛正重构支柱产业,建设千亿元级高端临海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连长兴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东表示,要以“建设国内一流的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基地”为发展定位,奋力打造“环渤海地区最强、全国造船能力首屈一指”的船舶及海洋装备产业园。

近年来,为实施海洋强区战略,大连普兰店区下大力气抓好海洋项目建设,引领全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平岛海域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已完工,进入国家验收申请准备阶段。“项目建成有利于周边海域渔业资源的修复,对海域生态环境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海域资源量将显著增加。礁区吸引海洋生物聚集栖息,增加示范区海域的生物种类、栖息密度,带动海上观光和休闲渔业发展。海上网箱养殖将大大增加海参养殖的产量,促进渔业产业发展,真正实现陆海统筹、三产融合,带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普兰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平仁表示。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隋聪表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按照“政产学研用”融合思路,形成高水平智库“外脑”,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数据平台,利用多源大数据开展融合创新,为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决策提供“数智”支撑。